以下文章經原作者在自然中 金紡車同意
轉載至本部落格
個人認為這系列文章對
初習古典樂的朋友
很有助益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1)
文:金紡車(chisakii)
上次寫完馬勒第九(上)後,本來要立刻寫馬勒第九(下)的,但因為想引用的段落、譜例甚多,所以還在準備中。不過由於一些非UDN會員的朋友們說寫的還不錯,讓他們想更瞭解古典音樂,所以叫我寫幾篇如何聽古典音樂的文章。
原本在下想說自己非音樂科班出生,聽古典也不過十二年,加以工作、事務甚忙,實在不夠資格寫此類文章。但後來想想,進UDN以來自認並沒有寫出什麼好東西,又想想自己鋼琴、總譜閱讀至少學了十幾年,所接觸的愛樂人也不少,所以心一橫,打算寫寫看,也當做給自己進UDN的一個紀念。而且這次也特別打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負責。
首先,為什麼我們要聽古典音樂呢?
答:其實不聽也沒什麼關係,更不會少塊肉。但是聽古典音樂是有好處的,第一就是可以培養自己的氣質和人文素養,我想這應該是公認的,不用多做解釋。再來就是可以增加一個興趣與愛好,因為古典音樂不但具有百聽不厭的特質,更有許多東西可供研究。諸如曲子的創作背景、曲式、和聲、作曲家的生平、作風等,再加以四百年來數不清的曲目,所以它是可以陪伴您一輩子的,也是殺時間之一大利器。這點其他樂種實難與其相較。
2.聽古典音樂是不是要花很多錢買CD和音響?
答:在激烈競爭下,古典音樂常常一片CD不用200元,100元以下的也不少。而且全為正版,錄音也多在65分鍾以上,既有保障又合算。更重要的是它很耐聽,一片聽一輩子也不足為奇。
至於音響方面,用電腦加上一組3、4000元的喇叭就可以聽的很過癮了。而且不用懷疑,我現在就是這麼聽的。千萬別聽有人說要用很貴的音響才行,因為我們要聽的是音樂,而不是音響,更沒有必要變成玩家,一切放輕鬆就好。
3.古典音樂很嚴肅,令人害怕。
答:古典音樂是比較嚴肅一點,因為它包含了更多的思想與創意。但不是說它就不能和我們親近,或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它畢竟只是一種音樂。只要是音樂,就是作者情感的抒發。而這些作者也是人,同樣也有七情六慾,也要談戀愛、工作、交際、吃飯、上廁所。我就常常邊吃飯、邊做家事邊聽,效果非常好。沒問題的啦!
4.古典音樂很高深,不是我們所能聽懂的。
答:這就更奇怪了。古典音樂著名的大作曲家有很多都沒有上學校唸過書,例如最著名的莫札特、貝多芬、蕭邦等,德弗札克、布魯克納等甚至還不太認識字。這些大作曲家幾乎可說是除了會寫曲外,其他都是一竅不通。所以我們這些受過十幾年學校教育,又有一堆知識常識的人竟然認為其深奧難懂,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
5.古典音樂很沉悶無聊,聽了想睡覺。
答:照理說,古典音樂具有豐富的旋律、和聲、節奏、樂器的變化,應該是比單調一成不變的流行音樂更有趣才是。例如要大聲吵鬧,在流行音樂中,有比一千人演奏、合唱的馬勒「千人交響曲」更大聲吵鬧的嗎?要瘋狂,有比華格納驚人的「崔斯坦與依索德」更瘋狂的嗎?要輕快,有比小巧精緻的夏布里耶「三首浪漫圓舞曲」更輕快的嗎?所以這一切,多是因為大家對古典音樂的資訊嚴重缺乏,以致瞭解不夠的原因,也是台灣音樂教育的一大挫敗。
在明天的下一篇,作者將用最簡單的方法,完全破除古典音樂不能被接受瞭解的神話,並提供最實用、易懂的聆聽方法。大家將會瞭解,原來聽古典音樂是這麼容易。在下深深希望,讀者在看完此文後雖然未必會立刻接受古典音樂,但至少可以多增進對它的瞭解,不再覺得它是那樣的遙不可及。(待續)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2)
文:金紡車(chisakii)
再來,我們看看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到底有什麼不同。
先看流行歌曲,其特徵計有:
1.曲式、和聲、節奏簡單。
2.曲子短小,主旋律明確、好懂。
3.絕大多數用電子合成樂器和鼓伴奏。
4.有人在唱,並且有歌詞。
由此可知,流行歌曲幾乎只是聽歌手演唱主旋律的音樂,所以聽來才會那麼輕鬆,沒有壓力和負擔。但古典音樂就不同了,因為古典音樂的曲子雖然多半也有主旋律,但為其伴奏的樂器、和聲等也非常有可聽性,絕不是像流行音樂一般只是做為陪襯主旋律之用。所以你若用聽流行音樂的方法去聽,不但可惜了它,也很容易會有聽沒有懂。
是的,誤將古典音樂用流行音樂的聽法去聽,正是造成古典音樂難被接受的最重要原因。就好像你若要畫水彩畫,那你一定要用水彩,而不能用蠟筆一樣。古典音樂有古典音樂的聆聽方式,與聽流行音樂是不同的。例如以下巴哈的名曲「醒來吧!」:
http://www12.plala.or.jp/Drivingmaster/miji.files/moc003.mid(請點此連結進入聆聽。這是日本朋友自做的MIDI檔,所以不會有版權問題,特此聲明)
剛開始時,可聽到有個明確的主旋律,但為它伴奏的低音聲部也有自己的旋律,好像兩首歌在同時進行一樣,但兩者又非常和諧的交纏在一起。
到了1分2秒時,第三條旋律又加入了。這條同屬於較低聲部的旋律也唱著自己的歌,並與先前兩條旋律互相重疊,這下等於有三條歌在同時進行。但仍然非常和諧,好像三個人雖然各做各的事,但卻相濡以沫,配合無間,直到最後同時結束。
由此例可知,聽古典音樂不能光聽所謂的主旋律,而是必須去聽所有曲中旋律的配合、交融,甚至也可只注意伴奏的聲部,因為它們也有不可忽視的美呢。例如以下巴哈的另一聖詠名曲(作品編號BWV639):
http://www12.plala.or.jp/Drivingmaster/miji.files/BWV639.mid
注意到了嗎?除了主旋律之外,也有一條很美的旋律在幫它伴奏,也不時有幾個很低的音加入湊湊熱鬧,若只聽主旋律,豈不太可惜了嗎?這樣不但曲子只欣賞了一半,而且連它最精采的部份也完全沒聽到。因此,有時去聚精會神追蹤這些伴奏的聲部,就能得到以前未曾體驗過的樂趣。所以聽古典音樂時只要稍稍改變一下我們以前的聽法,就很容易能聽出味道來。
由此可知,古典音樂不會只重視旋律的優美性,就連伴奏、和聲這些結構性的因素也非常重視。所以常聽到有人說寫交響曲好像在蓋房子,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像交響曲這樣的複雜樂曲可能同時有二十首以上的歌曲在同時進行,那該有多麼難寫,又要多麼精密去計算樂曲的結構與平衡。只是對聽者來說,是比聽三首歌同時進行要有趣許多,但也難懂許多。
不過,這次舉的樂曲多為比較短小、易懂的曲子。至於比較大型的鋼琴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甚或歌劇要怎麼去聆聽,就留待下一次再講了。
(待續)
如何聽懂古典音樂(3)
文:金紡車(chisakii)
那這種曲式是什麼呢?就是奏鳴曲式。雖然它聽起來很深奧、難懂,但其實一點也不會,只要看完這篇,你也能成為專家。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你問我愛你有多深 .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不移.我的愛不變.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部分是第一個旋律,又稱"主歌"
輕輕的一個吻.已經打動我的心.深深的一 段情.教我思唸到如今---這部份是第二個旋律,又稱"副歌"
奏鳴曲式的呈示部也是如此,所以可以把呈示部當做一首歌來聽,也分成主歌、副歌兩條旋律,只不過名字改成第一主題(主歌),第二主題(副歌)罷了。但別小看它們,這可是古典音樂最常用的專有名詞呢!
這呈示部演奏完後,再來就是發展部了。所謂的發展部,不過是把呈示部的兩個主題變變花樣,就好像把"月亮代表我的心"換個節奏,或將曲調變成很興奮,或是更憂鬱,反正都隨作曲家的意思,只要好聽、有創意就行了。
在發展部結束後,再現部就開始了。所謂的再現部,指的就是將呈示部再現一次,最多加點小變化,不過大致維持原樣,不會像發展部變的那樣多。到此,一個奏鳴曲式就結束了,是不是很簡單呢?讓我們複習一下:
呈示部(主歌與副歌,即第一和第二主題)→發展部(將呈示部加以變化、改造)→再現部(呈示部做少許變更再重現一次)
呈示部(主歌與副歌,即第一和第二主題)→呈示部原封不動再演奏一次→發展部(將呈示部加以變化、改造)→再現部(呈示部做少許變更再重現一次)
到後來,雖然時代的演進,使得奏鳴曲式多少有改變,但多半隻是再前後加上一個前奏或尾聲罷了。也就是變成:
前奏→呈示部(主歌與副歌,即第一和第二主題)→發展部(將呈示部加以變化、改造)→再現部(呈示部做少許變更再重現一次)→尾聲。
在此提供莫札特最著名的四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以供分析,請點超連結進入,立刻可聆聽:
http://www.geocities.com/CollegePark/Theater/2845/midis/classical/sym40-1.mid
0~48秒 最為大家熟悉的第一主題
49秒~1:54分 第二主題,比較抒情。到此為止是呈示部。
1:55分~3:52分 將以上呈示部第一、第二主題完全原封不動再演奏一次。
3:53分~5:01分 此部份為發展部,可聽的出來,只是將我們最熟悉的第一主題加以變化,節奏也變的比較快,但基本上仍不脫該主題範圍。第二主題則並未出現。
5:02分~7:36分(結束) 此部份為再現部,可聽的出來,這是呈示部的再次重現,只不過添加了小小的變化,直到結束。
就這麼簡單嗎?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無論是貝多芬的命運、田園交響曲,或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都是用這種方式寫成的。由此可知,交響曲樂章就是用管絃樂團來演奏的奏鳴曲,鋼琴奏鳴曲樂章是用鋼琴來演奏的奏鳴曲,絃樂四重奏樂章則是用四支絃樂器(兩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一支大提琴)來演奏的奏鳴曲,反正全是用奏鳴曲式來寫的,只不過所用的樂器不同。只要你將呈示部聽熟,那後面的發展部、再現部都不過是由此脫胎演變而來,那麼一個再長的古典樂章都可以輕易聽懂。
交響曲一般都有四個樂章,分別是第一、二、三、四樂章,除了某些例外,第一樂章多是速度較快的快板,正如剛剛舉例聆聽的莫札特四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這當然已如上述,是用奏鳴曲式來寫的。
第二樂章多為慢板,基本上也是用奏鳴曲式。第三樂章多為詼諧曲或小步舞曲,速度很快,多不用奏鳴曲式,不過這部份卻是簡單易懂,通常也最短小,和流行歌曲頗類似。
第四樂章,即所謂的終樂章,通常為快板,也是使用奏鳴曲式。所以只要懂此種曲式,連古典音樂中最複雜、困難的交響曲都可領會瞭解,遑論其他,所以古典音樂,怎麼會不好懂呢?只要花一點時間瞭解奏鳴曲式,就能輕易進入其殿堂。
為加深瞭解,在此再提供貝多芬著名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以供分析: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midi/beethoven/symphony5/lvbsym51.mid
0~39秒 最熟悉的第一主題
40秒~1:13分 較為抒情的第二主題。到此為止是呈示部。
1:13分~2:27秒 將剛才呈示部第一、第二主題原封不動重新演奏一次。
2:28分~3:44分 此部份為發展部,可聽的出來,只是將我們最熟悉的第一主題加以變化,節奏也變的比較快,但基本上仍不脫該主題範圍。第二主題則並未出現。
3:44分~5:01分 此部份為再現部,可聽的出來,這是呈示部的再次重現,只不過添加了小小的變化。
5:02分~6:16分結束 此部分為尾聲,主要仍由著名的第一主題作成,非常簡短有力,直至結束。
聽完後可發覺,原來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只要知道奏鳴曲式是什麼,其結構也會變的非常簡單好懂。古典音樂,一點都不難啦!
***曲例部份由於目前作者所能找到的只有MIDI檔,故與實際音樂在使用的樂器上會有差異,僅此致歉。有興趣的人莫札特40號交響曲的我推薦貝姆指揮的,同片還有41號交響曲,唱片編號4135472,DG出版,超容易買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我推薦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指揮的,同片還有第七號交響曲,唱片編號4474002,DG出版,也很容易買到。給大家做參考。
留言列表